潮起東方,向海而歌——細覽今年上半年海洋經濟“成績單”,會發現其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亮點。
海洋生產總值4.9萬億元,同比增長5.6%;全球18種主要船型,中國有14種船型新接訂單居全球首位;海洋工程裝備制造跑出加速度,上半年新承接訂單金額是去年同期3倍;中國海運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.1%,“藍色朋友圈”日益擴大……隨著國家宏觀政策效應持續釋放、外需回暖,中國海洋經濟延續較快發展態勢,“藍色引擎”動力澎湃。
做大產業體系,“家底”更殷實
浙江舟小樹屋山中遠海運重工三號船塢內,一段段三四層樓高的船舶結構分段林立,工人穿梭其間,干得熱火朝天。“上半年,我們已經交付了10條船,其中包括6.36萬噸散貨船、15.4萬噸穿梭油輪以及2萬噸轉載駁船等,營收同比增長50%左右。”舟山中遠海運重工企劃部負責人蔣萍說。
造船是中國海時租場地洋經濟傳統產業。上半年中國船企喜訊頻傳:江南造船、滬東中華、外高橋造船3家船廠實現完工交船38艘、經營接單65艘,中高端船型占比達到90%以上;中船天津建造的8.5萬噸散貨船3號船“GOLDEN WAVE”輪提前年度計劃30天交付,所有交驗項目一次合格,實現100%報檢成功率。
看全球,中國造船持續領跑,成為世界船舶工業的“金招牌”。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數據顯示,中國造船業三大指標繼續穩步增長,全球領先。上半年,中國造船完工量2502萬載重噸,同比增長18.4%;新接訂單量5422萬載重噸,同比增長43.9%。其中,新接訂單量以載重噸計占全球總量的74.7%。
“硬實力”背后,是中國船型研發與設計能力不斷提升。上半時租場地年,中國推出甲醇雙燃料動力6.45萬噸散貨船、氫燃料動力預留阿芙拉型油船等多型綠色環保新船型,并獲得國際船級社的原則性認可證書。“這些前瞻性船型以甲醇、氨和氫為主要動力,覆蓋全部船型,為我國船企未來接單打下良好基礎。”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信息中心副主任崔曉健說。
海洋傳統產業之外,新興產業向新、向綠、向智步伐不斷提速。上半年,中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加速回暖,從訂單數量即可看出——中國船企獲得多個超級大單,海工新承接訂單金額是去年同期的3倍。圓筒型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“海葵一號”完成海上安裝,大型海上風電多功能運維母船“豐華23”號正式交付,中國自主研制的全球首臺18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吊舞蹈教室裝成功……
激活技術創新,發展“藍色”新質生產力
位于山東青島城陽區的逢時科技透明工廠,生產線正有條不紊地運轉。通過對海洋磷脂在分子層面的探索和更新改良提純方式,該公司磷蝦油產品的生產工藝、技術水平顯著提升,開辟了南極磷蝦高值利用新路徑。
逢時(青島)海洋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李一飛介紹,企業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等單位合作,組建創新聯合體,如國家級南極磷蝦超前研發質量與檢測中心、慢病醫學營養研究中心等,通過聯合研發推動南極磷蝦產業邁向價值鏈高端。
從以海藻為基礎研發的醫用敷料、生物肥料,到自主研發的壓載水處理系統,再到具有海洋特色的“藍色藥庫”,越來越多企業將科研成果深度轉化,為海洋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。
“我們面向國內部分涉海企業開展了網上問卷調查和書面調研。結果顯示,分別有68.6%、70.4%的企業上半年研發經費和人員數量實現同比增長,其中,超八成海洋電力業企業實現研發經費和研發人員數量雙增長。”崔曉健說。
以科技創新為引領,中國正推動海洋科學及相關產業邁向高端,進軍深海。在海洋漁業領域,金槍魚智慧漁情預報系統——海鷹AI發布,漁業大模型范蠡大模型1.0發布;在海洋油氣領域,海上智能鉆采平臺惠州26—6安裝完成,中海油服“海上鉆井平臺關鍵設備智能監測系統”投用;在海洋探測領域,北斗水上智能感知預警系統投用,數智化海上勘測試驗平臺“中南院520”交付,智能軟體仿生魚“文鰩”問世……海洋數智化應用場景不斷豐富,賦能發展海洋新質生產力。
碧海銀灘也是綠水青山、金山銀山。在山東,將一枚圓柱形的“黑匣子”投入海中,通過傳感器監測海水的總磷、總氮數據,就可以為控制藻類植物生教學場地長、治理海洋污染“對癥開方”。這個“黑匣子”,是山東省科學院海洋儀器儀表研究所的新成果——海水總磷總氮原位分析儀。
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日前發布的《中國的海洋生態環境保護》白皮書說,中國始終關心海洋、認識海洋、經略海洋,在守牢生態安全邊界的前提下,全面提高海洋資源利用效率,推動海洋經濟綠色發展,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海洋的多層次多樣化需求,通過高水平生態環境保護,不斷塑造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和新優勢。
牽手藍色伙伴,做強海洋經濟“開放地”
一只馬來西亞鳳梨,從海關口岸到放上超市貨架,需要多久?天津東疆綜合保稅區回答:“約1.5個小時。”6月末,60噸馬來西亞鳳梨上架當地超市,中國消費者得以第一時間品嘗成熟度極佳的東南亞水果。
天津港是中國北方重要的對外貿易口岸和國際樞紐港,目前已擁有147條集裝箱航線。“作為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之一,東疆綜保區依托當地口岸資源及區位優勢,進口水果從口岸直達商超。”東疆綜保區商務局國際貿易科科長肖劍說。
航線網越織越密,“朋友圈”紛紛點贊,中國海洋外貿向好態勢明顯,折射出的是開放智慧,也是海納百川的胸襟。
遼寧港口集團開通首條南美西集裝箱遠洋航線、首條直達印度的外貿集裝箱航線;煙臺港開通“煙臺—巴西”件雜貨南美新航線;天津港開通京津冀首條南美車厘子直航快線和直航南美東滾裝航線;福州港江陰港區開通直航越南胡志明港的東南亞航線……正如自然資源部副部長、國家海洋局局長孫書賢所說:“中國海洋事業進入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期。”
牽手藍色伙伴,中國“藍色朋友圈”日益擴大。在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的實踐中,中國目前已與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合作協議,緊密對接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、聯合國“海洋十年”等重大合作進程,向所有國家敞開懷抱,堅持共商共建共享,共謀藍色發展未來。
趕海踏浪,中國的這份海洋經濟試卷,常答常新。(記者 孔德晨)